国产犯罪片,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。 即便屡屡经历失望,但依然有不少人期盼着能看到国产好故事。 前不久,本以为终于出现了那么一部让人惊喜的作品。 那就是迷雾剧场的《漂白》。 故事原型是90年代一起震惊全国的重大刑事案件。  尺度炸裂,绑架、虐待、撕票、碎尸…… 这部剧自播出后,很快在网上掀起了讨论热潮。 再加上,郭京飞、、王佳佳、赵今麦主演,演技有保障。 画面也被夸赞有质感。  可这刚火起来没多久,争议就来了。 有人在网上发了一篇长文指控这部剧涉嫌抄袭。  不仅如此,剧中的降智情节、逻辑漏洞、三观伦理,都受到了不小争议。 鱼叔当然不能错过这个「热闹」。 本剧已经完结,争论也持续了持续了几天。 今天,就来品品这国产犯罪的春风,到底吹来了没有—— 《漂白》   先来说说抄袭的争议。 《漂白》播出3天后,《南方都市报》调查记者王猛,便发表了一篇文章。 称这部剧抄袭了自己于2012年发表的关于此案件名为《漂白》的深度报道。  随后,编剧陈枰、剧方及播放平台,都给出了官方回应。 称并不存在「抄袭」,可以走法律程序来判定。 面对这样的回应,王猛再次发文,放出17处对别来锤抄袭。   截至目前,双方各执一词,暂无定论。 不过,争议中有一个问题需要厘清。 那就是,针对同一案件创作的作品,如深度报道或小说等,彼此享有独立的著作权吗?相互不存在抄袭吗?  《漂白》改编自陈枰自己的同名小说。 虽然每集开篇,都郑重放上一个「纯属虚构,雷同即巧合」的声明。 但,本剧的确是有故事原型的,即2002年吉林市杀人碎尸案,也就是王猛之前撰写的深度报道的对象。 根据专业律师解释,如果是属于事实的案情部分雷同,那就不算抄袭。 但如果是属于独创性的文字和情节过于相似,且比例较大,那就有可能构成抄袭了。  当然,这一切还需要经过专业的比对和判断。 鱼叔在这就不下定论了,同时也支持每一个作者积极走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著作权。 除开「抄袭」争议,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剧本身的内容和质量,到底值不值得吹。 故事从2002年说起。 一家住户的下水道突然堵塞。 刺鼻的臭水从马桶里咕咕冒出,漫到了整个卫生间。 赶紧找来维修师傅,却在下水道里掏出了一堆污秽,其中甚至还有「肉馅」。 
可再往前仔细一看。 嚯!这哪里是肉馅啊,分明是人的手指嘛! (咱就不放高能图片了)  一场看似普通的下水道堵塞,却揭开了一件震惊的碎尸案。 刑警彭兆林(郭京飞饰)匆匆赶往现场。 办案经验老到的他,迅速查看该住户的楼上。 尤其是402房,从门后就能闻到阵阵怪味儿。 破门而入一看,果不其然。 血迹斑斑的塑料布与绞肉机,以及散落在一旁鼓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,说明了一切。 
这还没完,厨房灶台上的两口大锅里,炖着的更是超出人性底线的东西。 就连刑警看了也心头生寒,忍不住吐了出来。 究竟是谁,做出了如此惨无人道的事情? 
不过,本剧的立意并不在推理解谜。 故事开篇,就向我们揭开了犯罪真凶。 三男一女,组成「肉联厂」。 1998年到2002年期间,这4人下套引诱绑架在娱乐场所工作的女性10名。 在榨取赎金后,将受害者虐杀并碎尸。 如果不是这次下水道被堵,也许他们的恶行依旧不会被人发现。 
然而,这四人却生生从警察眼皮子底下溜走了。 「肉联厂」老大邓立钢(王千源饰)还与彭兆林擦身而过,两人甚至还搭过话。 由于当时邓立钢神情自若,称自己是401的住户,并未引起怀疑。 
直到询问401的住户后,彭兆林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放过了什么。 可为时已晚,邓立钢一伙早已逃之夭夭。 由此,一场在彭兆林和「肉联厂」之间长达十年的拉锯战就此展开。  这部剧本来有两大优势。 一是案件本身很离奇,很残忍,刺激性高。 二是几个演员都挺有看点。 王千源完全是在「恶人」舒适区。 他饰演的邓立钢,阴冷残暴地对待所有受害者。 浑然天成的模样,已经让网友纷纷调侃,建议速查王千源底细。 
 另一恶女王佳佳,也相当出圈。 她演绎的宋红玉,专门负责钓受害者上钩。 上一秒还热情亲切宛如知心大姐姐,下一秒就能冷漠地将榔头砸向对方。 

然而,这两大优势只能让其流量爆,却不能让其口碑爆。 观众的打分,是最实在的结果。 目前,豆瓣评分已经掉到5.7,不及格。 而且打分人数近10万,统计学意义充足,无法甩锅给抄袭争议。 说到底,这还是一部烂剧,一部在剧作上毫无魅力的烂剧。  这部剧最糟糕的地方在于,只有一段段刺激的场景,没有连贯起来精彩完整的故事。 活像是罪案纪录片里的场景演绎,顶多是在服化道上了点心。 而剧情设计毫无章法,叙事逻辑一盘散沙,人物塑造简单粗暴,冲突关系也毫无张力。 
前文提到,这个故事的主线实际上是一场警匪对峙。 凶手从一开始就已经揭晓,剧情则从警匪两条线向前展开。 之后又加入了一条受害者甄珍的视角,形成了三条线索。 当然,不走悬疑推理,烧脑解谜,倒也无妨。 多线叙事,正邪对峙,拍得好也能成经典。 美国电影《盗火线》、韩国电影《追击者》、香港电影《黑金》,都是这种模式的代表。   可惜,《漂白》别说拍得精彩了,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以说相当糟糕。 首先,警匪双方交替降智,完全抹杀了「刑张力」。 警匪对峙,首先看斗智。 现实中的凶手,的确是十分缜密的一伙人。  杀人犯穷凶极恶,反侦察能力强;刑警经验老到,死咬不放。 按理说,这里面能做出太多精彩的对抗戏份。 可结果是,剧中的对抗非常平庸,甚至槽点无数。 第一集中,彭兆林与邓立钢那次擦身而过,就被无数网友吐槽。 从发现尸块的房间楼上下来,还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,这么可疑他都没想着查看一下?  或许你会辩解,警察也有疏忽的时候呀。 但这个有意设计出来的疏忽,既不是合适的时候,也不是合适的人物。 就像韩影《追击者》里面,警察各种懦弱、犯蠢。 但作为主角的金允石,可不能降智。  《追击者》 《漂白》中,遗憾错过凶手,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。 比如,两人在街头擦身而过,在附近小卖部打一照面。 也可以换成是经验不足的年轻警察,在楼道里放过了罪犯。 然而,居然是经验丰富、机警冷静的刑警大队,在案发现场的楼道,看到处处可疑之人,甚至还闲聊了两句,还放过了他。 这不仅是人物降智,更是编剧的降智。  而且这种降智行为,一而再再而三,让人倍感无语。 邓立钢一行人后面到了高速路口。 这时,警方都接到全面封路排查的指令了。 就愣是因为旁边两名车主无关紧要的争吵,身份证也不查就放行了。 
警察各种疏忽,匪徒也不怎么高明。 凶手去银行取钱,不做任何掩饰。 就这么大剌剌地被摄像头拍了下了五官。 
警察顺利查到了对方身份。 居然高赞了一句:他们的反侦查能力很强啊。 这是讽刺?  斗智不行,那斗勇呢? 截至目前,剧中一共就发生过两场警匪追逐戏。 套路一模一样。 都是公路汽车追逐戏,你撞我一下,我蹭你一下,然后来个车祸,让凶手逃走。 既没有紧张的近身对峙,也没有激烈的对抗。 
最好笑的是,第一次追逐中,还是一辆越野警车单枪匹马挑战邓立钢开的大货车。 车上的警察离那么老远,对着邓立钢喊停车。 货车一个扫尾,把警车撞到了公路外。 而且这俩警察也并非新手,是警队里的强悍成员,就这么送人头。 
就这样的操作,别说看什么精彩的高手过招了。 更令人感到割裂的是,赵今麦这条受害者线索的过于无关与拖沓。 她饰演了一个因为窒息原生家庭而离家出走,结果被绑架,又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女孩。  不难看出,编剧想要借由这个角色来探讨原生家庭的问题。 可她的原生家庭问题,又和这起案件有着怎样的关联呢? 给人的观感,仿佛是在讲述两个完全不同的主题。 
太多的废笔,只给人一种非常无聊的观感。 白白浪费了这么一个重大的罪案题材。  不少网友指责这部剧「三观不正」。 如过度展露虐杀情节,有将犯罪娱乐化的不当;还描绘了反派人性一面,有美化洗白之嫌。 鱼叔虽然不喜欢这部剧,但有一说一,这并非本剧的问题所在。 影视作品追求的从来不是三观,而是故事或美学层面的引人入胜。 电影中的暴力,本身就是一种娱乐化的元素,让人们从现实抽离出来,沉浸在虚构的故事之中。 

上图《周处除三害》,下图《无耻混蛋》 恰恰相反,这部剧的娱乐性根本就是太弱了。 对暴力场面的描绘,过于直白、生涩。 就只是特写凶手的面部狰狞,受害者痛苦的身体。 没有设计,也没有戏剧上的意义,只是徒增不适感而已。 
当然,《漂白》不是昆汀的电影,不是《周处除三害》。 它想走的不是纯虚构的暴力美学,而是现实向的罪案叙事。 好,可以。 但这样一来,电影在现实主题上也是完全浮于表面。 说一部犯罪剧要有主题,不是说它一定要有多么深度的表达。 而是说,它要引导观众朝着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思考、感受。 比如,可以暴露人性的黑暗面。 像《隐秘的角落》里,对少年成长过程中逐渐扭曲的窥探。  或像《狂飙》《绝命毒师》里,对小人物一步步沉沦犯罪的唏嘘。  也可以揭露社会的弊病。 像《沉默的真相》里,对冤案背后深不见底的强权势力的层层扒开。  还可以呈现时代剧变的阵痛。 像《漫长的季节》里,对下岗潮时期集体创伤的回溯与疗愈。  然而,这些方面都没有在《漂白》中有所触及。 这部剧好像只是告诉大家,有这么个事,这么个案子。 坏人好恶,特别纯粹的恶。 凶手好狠,特别极端的狠。 好在,经过很多年后,警察破了案,抓到了真凶。 那这个故事拍出来,想给观众带来点什么呢?  其实,现实的案件中,这帮凶手之所以嚣张如此之久,不仅因为他们有着极高的反侦察能力与过于残酷。 还因为有一把看不见的伞,帮他们遮挡住了警察的视线。  而这,才是剧名《漂白》的真正内涵。 本来,借由「漂白」这个刑侦上的专业用语,我们可以在追寻「肉联厂」如何变白的过程中,去展开一个对社会、时代的追问与反思。 然而,这个关键的「漂白」剧情,在剧中仅有短短的片段就带过去了。  当然,一部剧也可以仅仅是刻画一个纯粹的恶人,满足部分观众对于极端恶性事件的猎奇心理。 本剧也确实花了不少笔墨去描写四人团的作恶。 但,一方面如前所述,尺度根本就很常规。 另一方面,对于恶人塑造,要么割裂,要么平淡。 比如,王佳佳饰演的宋红玉。 她也曾自白,说自己最初是迫于威胁与无奈。 被邓立钢绑架,受尽了对方的虐待与服从性测试。 

但,之后既没有去铺陈她的困境究竟源于哪里。 又让其坦承: 和他们在一起我活得无德无情,无拘无束。 
虽然王佳佳表演得很好,但剧情的漏洞,使我依旧无法共情这一角色。 更不要说其他几名男性角色了。 生平背景都很模糊,作为杀人魔,也不够有特色。 
即便是营造恶人的残忍、变态,也远远不及《无证之罪》中的李丰田。 从人物塑造,到场景张力,至今都令人难以忘怀。 
其实《漂白》所展现的问题,是近几年国产犯罪题材的通病了。 选取一个带有猎奇色彩的案件,只是不断堆叠低廉粗糙的暴力血腥画面来实现感官刺激。 却在故事创作和人物塑造上,毫无章法,一通乱来。 这样的剧,就算是真的抄。 那也抄的太没水准了吧。 全文完。 助理编辑:旺达的托马斯
|